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年报 >>正文

开封科技中等专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

2018年06月01日 来源:bet55365  点击: 1120 次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开封科技中等专业学校为民办非企业性质学校,创建于2007年,位于开封市祥符区城关镇科技大道21号,是一所集就业培训、学历教育、校企联合于一体的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2010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定为“省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169月,学校被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确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校”建设单位;校园占地面积17333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2180平方米,运动场地用地12500平方米,绿化用地18960平方米;固定资产2373万元。

1.2 学生情况

近年来学校招生录取态势良好,超额完成祥符区教育体育局制订的招生任务,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1-2  学生情况表

项目

单位

2016

2017

增长率(%

招生任务数

850

930

9.41

实际招生数

779

937

20.28

招生任务完成率

%

91.64

100.75

9.94

在校生数

3064

3487

13.81

三年前招生录取人数

534

1020

91.01

毕业生数

492

986

100.41

学生巩固率

%

92.13

96.67

4.93

社会培训总规模

2132

2360

10.69

 

1-3  学生结构表

 

合计

男生

女生

毕业生数

合计

986

432

554

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778

165

613

招生数

合计

915

441

474

其中:初中应届毕业生

831

391

440

在校生数

合计

3487

1238

2249

一年级

915

441

474

二年级

468

189

279

三年级

2104

608

1496

 

1.3教师队伍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学校创新发展总目标,秉承“事业吸引人、情感凝聚人、制度服务人、环境优待人”的用人理念,广纳贤才,以面向全国招聘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为新锐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坚持“把控标准、示范担当”的培养工作路径,通过“培训研修、企业锻炼、校内实践”等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理实兼修、德技双馨”的中职教师队伍。

 

1-4  教师队伍情况表

项目

单位

2016

2017

增长率(%

教职工总数

102

120

17.6

专任教师数

86

98

13.9

生师比

%

35.6

35.5

-

其中公共基础课教师数

28

28

0.0

其中专业课教师数

58

70

20.7

双师型教师数

27

36

33.3

双师型教师比例

%

46.6

51.4

10.3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数

73

87

19.2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84.9

88.8

4.6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专任教师数

2

3

50

专任教师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

%

2.3

3.1

34.8

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数

12

12

0.0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

14

12.2

-

兼职教师数

5

14

180

兼职教师比例

%

5.8

14.3

146.6

 

1.4设施设备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量858台(套),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00万元。设备设施条件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1-5  设施设备情况表

项目

单位

2016

2017

增长率(%

教学仪器设备总量

台(套)

631

858

36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997.43

1200

20.3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3255

3441

5.7

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

平方米

8700

11230

29.1

校内实训基地数

3

5

66.7

校内实训室数

8

10

25

校内实训工位数

1525

1834

20.3

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

0.5

0.53

6

图书数

/

1.4

1.2

-

计算机总量

252

368

46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一)学生思想状况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二)文化课合格率

2017年,学生文化课一次性合格率为82%,补考合格率为98%

(三)专业技能合格率

2017年,学生专业技能一次性合格率为95.6%,补考合格率为100%

(四)体质测评合格率

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上学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人数为1716人,其中优秀179人,良好874人,合格663人,不合格0人,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达到100%

(五)毕业率

2017年,学校毕业986人,毕业率达100%。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778人,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208人,毕业生双证率为78.9%

2.2在校体验。

学生对学校的学习氛围、学校的校风、环境布置、课外文体活动、师生关系等都有着较高的认可度。融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如父母般的关爱,学生对师资水平和师生关系评价很高。学校社团活丰富多彩学生喜爱、及参与程度较高。严格的请假制度和出入校门制度让他们很有安全感,校园的饭菜质量、宿舍硬件条件、就餐环境的满意度较高。

 

2-1  学生在校体验情况

项目

单位

2017

理论学习满意度

%

95.6

专业学习满意度

%

96.2

实习实训满意度

%

97.8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

%

98.7

生活满意度

%

98

校园安全满意度

%

99.2

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

%

96

 

2.3资助情况

学校在入学前给每名学生发放资助政策明白卡,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学生档案,并按要求落实到位,资助工作规范准确,资助管理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得到上级领导一致肯定。

2.4就业质量

学校就业处把就业服务规范化、日常化,制订了明确的就业推荐机制,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和就业前服务工作,切实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

近年来,我校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率逐渐增长,初次就业平均月收入2000元,就业企业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普遍提高。

 

2-2  2016年、2017年就业质量比较表

项目

单位

2016

2017

增长率

毕业生人数

492

986

100.41

就业学生人数

489

958

95.91

就业率

%

99.4

97.16

-2.25

对口就业学生人数

217

742

241.94

对口就业率

%

71.2

72.92

2.41

初次就业平均起薪

2000

2000

0

创业率

%

1.1

1.2

9.1

升学人数

272

216

-20.59

升学率

%

55.28

21.9

-60.38

毕业生满意率

%

96.25

98.22

2.05

 

2.5职业发展

通过学校三年的倾心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学校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注重教学质量,学生在校的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在校的创业意识培训也让学生的创业意识大大提升。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把学生放到生产、服务第一线中去,创建能够有效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和职业情景,学生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从事某个岗位的能力大大提升,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在实践中快速增长。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结合河南省当前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学前教育、工艺美术等专业,并在2017年初新增了市场营销、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方向)等紧跟城市发展节奏和时代步伐的热门专业。学校设有涵盖信息技术类、文化艺术类、体育与健身类、教育类等多个专业大类8个相关专业。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通过原有基础及已有经验重新制定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汲取更多营养,获得迅猛发展。

3.2教育教学改革

(一)、调整专业设置 
  为使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适应经济建设、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学校本着适应社会不同岗位群的要求,对现行的专业设置进行了大胆改革。针对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具体情况,学校开始对招生和就业相对困难的专业采取间断招生,并逐步减少原有部分专业的招生数量。根据现有的师资条件和教学设施,扩大饭店管理、市场营销及康复方向的招生比例。并在课程设置上与高职相关专业的课程配套,学生在获取中职学校毕业证书的同时,可报考高职院校,取得高职文凭。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勇于探索,大胆改革。我校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压缩、合并、增设、调整。具体做法是: 1.普通课调整在保证总体课时基本不变的原则上稳妥进行。如语文在压缩课时的同时增开文秘写作等;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灵活性合并;3.增开选修课程,扩展专业口径。

(二)、改革教学模式 
  原有的教学模式太过注重理论教学,学生接触生产实践少,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经对这一情况,学校采取2+1教学模式,即在最后一年让学生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参加生产实践。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基地,在当地享有良好声誉,学生毕业后与生产单位直接签订就业合同。这种教学模式既能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实践技能,获取一定的社会知识,更快地适应工作,开拓就业门路。又能提高学生对现实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明确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将信息反馈回学校,为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与调整提供依据。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如何挖掘教师的潜力,激发进取心和责任心,调动教学积极性,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尝试: 
   1.注重教师培训工作,建立师资培训资金 
   2.大胆引聘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力量 
 
 3.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4.建立规范的教学检查制度 

(四)、信息化教学

学校不定时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微课程制作”培训,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

(五)、实训基地

目前学校有实训基地5所,并以特色校项目为载体进一步优化及建设缺少实训基地专业的短板。

(六)、教学资源库

学校通过特色校建设项目正在积极探索并努力建设完善的自主校本教学资源库,尤其是三个重点建设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力争在2018年底让全校师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受益其中。

(七)、教材选用

学校严格落实上级对于学校教材征订和使用的相关政策法规,无违规征订教材情况。同时,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
 
 3.3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学校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并制订有五年建设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每名教师要制定好个人未来5年的专业发展规划等,学校根据教师个人规划情况,为每位教师制订了“量体裁衣”式的教师培养计划。

 

3-1  2017年教师培训统计表

培训级别

培训人次

国家级

12

省级

55

市、区级

216

校级

1827

合计

2110

 

3.4 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大力推进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成立了章程编制工作小组,制定并落实了工作任务,推动章程修订工作,明确权责关系,着力创新治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重大信息公开制度、财务审计和监督制度。坚持依法办学,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实现管理权限下沉,坚持政务公开、民主管理。

(一)教学管理

学校通过政策文件的学习与落实、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开展教学督导、实施评价体系改革、建立和落实“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机制”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二)学生管理

我校一直以来都坚持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全员值班为辅的管理模式。为了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从选拔学生干部开始,认真把控每个环节,吸纳优秀的、负责任的学生加入学生管理队伍,并不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为增强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意识,制定专门的考核条例,注重对他们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在工作中进行锻炼和考验,做到能者上,优胜劣汰,真正发挥其表率、监督、管理作用。

(三)财务管理

进一步严格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严格审批手续,落实管理责任制。对学校固定资产及时登记、核查,做到新增物资及时登记,消耗物资及时记载。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所有收费都有批文并在学校进行公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规范,坚持“学生自愿,非营利”原则,按期据实结算,。对涉及教育的民生资金、奖助金做到专款专用;没有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套取教育经费或国家奖助资金等行为。

(四)后勤管理

加强后勤职工队伍建设。在后勤职工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忠于职守的负责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继续抓好后勤职工的业务培训。提高师生生活服务质量。进一步落实餐饮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五)安全管理

学校一直将安全管理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制订并不断完善各类安全制度,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校园安全进行管理,加强门卫管理制度,夜间不定时巡逻,做到每天都有负责校园安全值班领导在岗,要求各班每月召开一次以安全为主题的班会,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等。

(六)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把科研管理作为办学理念,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制度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重视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公开、公正的选拔机制把愿意干、能干事的人选拔到管理工作岗位上,虽为民办学校确坚决秉持“持续发展、教书育人”的理念,坚决杜绝了“为亲可用、为近可用”的现象。

(七)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正在通过“特色校”及“双百”项目逐步建成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习于一体的数字化校园软硬件平台,计划2018年底建设完成。

3.5 德育工作情况

(一)德育课实施情况

学校依据上级相关规定,开足相关德育课程。

(二)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每周一升的国旗仪式及仪式后一名学生演讲的方式增强学生爱国意识,通过黑板报、宣传板报、广播、观看纪录片及团委举办的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演讲等方式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同时通过各种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文明风采活动开展情况

学校认真筹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并取得多项奖项;得到区职教集团的表扬。

(四)社团活动

以团校委为中心,现有:舞蹈团、拉丁舞团、合唱团、篮球队等多个团队,并在各项比赛中取得可喜成绩,我校啦啦操团队水平尤为突出,在各项赛事及汇演中获得多项大奖。

(五)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

学校设有学生会,下设办公室、纪检部、宣传部、卫生部、文艺部等多个部门,在高年毕业后每年吸收一年级新生加入,协助团校委作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各部门分工协调、职责明确,成为了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力军,为了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结合我校实际,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竞赛及联谊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促进了校园文明建设。

3.6党建情况

在祥符区教育体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党总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习建设、活动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党建工作的基础,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拓展党建工作的外延,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从而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目前与南京城市名人酒店、开封素花宋绣工艺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合作企业为我校绝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合作效果良好,对内提高了教学质量,对外实现了经营效益。

4.2 学生实习情况

我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实习计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就业能力。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做好学生实习指导和教育工作。配备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安排责任心强的实习管理人员常驻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工作进行跟踪考核和精细化管理。把学生实习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安排实习工作和教学时间。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完善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开展经常性检查督导,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重视实习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诉求,开设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畅通学生反映问题和提供建议的渠道,群策群力提高实习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积极参与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委员会和祥符区职教集团,引进了本地2所本地优秀企业参与,大力推动了祥符区职教集团发展,提升了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包括用人单位满意度等

2017年学校输送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742人,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及城市贫困家庭,通过教育使其掌握了良好技能,走上了技术岗位,从而有力推动了区域脱贫和城镇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从就业跟踪反馈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后满意度高达97.5%

5.2社会服务。包括培训服务、技术服务、文化传承等

2017年,学校承办了祥符区第一届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书法绘画及手工制作类等大型活动3次,在各项技能竞赛展演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奉献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并承接祥符区考务工作2次;与城关镇社区合作在区体育中心举办技能表演开放日活动,提高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积极评价。

5.3对口支援

2017年向祥符区曲兴镇尚阳村派出精准扶贫工作人员12人次,合计捐赠物、款6500元。

 

6.举办者履责

6.1

2017年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437.99万元,项目专项经费580.00万元,以上全部用于事业性经费支出及其他资本性支出。

6.2政策措施

学校严格按照各项规定、制度落实,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组织传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河南省教育厅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被确定为“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项目”试点建设单位,获得财政支持400万元,有力推动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统筹与发展。

 

7.特色创新

 案例一、学校开设了创新教育课堂 

学校下班学期在学生中以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了创新教育课堂并专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创新课程。 人的创新能力大小跟他的智商高低没必然联系,但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高有低的。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创新能力是可以学习、训练、得到开发、提升的。结果证实学生参与性强、认可度高,“好学、善学、乐学”者“大有人在”,创新教育课堂成果明显。
 
 
案例二、让学生积极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生活,学校认识到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让学生尽最大可能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此,专门组织参加了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联系校企合作企业共同举办科技创新能力技能竞赛,旨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拓宽视眼,迸发出创新点子。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的单向性问题。

二、分析原因

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经历了由技术型、技能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演变的历程。当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导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带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工具性教育色彩,表现为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仅满足于一技之长的培养,热衷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人文素质、信息化素养、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 

三、解决措施

目标定位的转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现代意义上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应该仅定位于技能型人才中的较低层次,而应该定位在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的具有技术倾向的技能型中高层次人才群体――即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人才培养的新变化。随着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必将成为助推中国制造业转轨升级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源泉。制造业转轨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呼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规格、对象、质量、方法、途径、时空等诸多方面都要有革命性的变革与系统性重构。针对未来产业智能制造对人才在生产过程中的角色将由服务者、操作者向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高智能设备和系统的维护者转变,产业及产业关系在生产方式或组织体系层面需要重新定义,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渴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具有跨产业、跨领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不仅要学好本专业技术技能,还要注重专业跨界的合作学习,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 
  2.人才培养的新定位。中等职业教育要赋予原有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新的内涵:培养以信息化素养为核心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任岗能力要求、技术领域对人才的内涵提升要求、岗位迁移对人才的复合能力要求,面向物联网、大数据的职业岗位技术要求,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启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信息化素养、职业精神等,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融合性、跨界性,真正实现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9.其他

    无!

 

>>相关文章